安史之乱

安史之乱

安禄山起兵

编辑

主条目:范阳起兵

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(755年12月16日),安禄山趁唐朝廷内部空虚腐败,联合同罗、奚、契丹、室韦、突厥等民族组成共约15万士兵,号称20万,在蓟城南郊(今北京西南)誓师,以“忧国之危,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以清君侧”为借口于范阳(今北京)起兵[12]。当时全国承平日久,民不知战一百数十年,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,当地太守、县令或逃或降。

唐军抵抗

编辑

唐玄宗于同年十一月十五日得知安禄山反讯,犹豫后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、平卢(今辽宁朝阳)节度使,准备防守;命皇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、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,率领飞骑、彍骑及朔方等兵东征[13]。然而国家承平日久,封常清招募的六万人市井庸保,只能断河阳桥以守。唐玄宗于11月15日再派特使毕思琛往东都洛阳募兵防守。

安禄山的大军所向披靡,先在瓮子谷击败了负责守卫洛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,同年12月12日攻入洛邑。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降,为安禄山所杀。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。由于形势危急,封常清向高仙芝说“贼锐甚,难与争锋。潼关无兵,一夫奔突则京师危,不如急守潼关”,高仙芝听纳了他的意见[14]。后来,高仙芝开太原仓,把仓内的粮米财物全部赐给士卒,焚烧剩馀的东西以免资敌,引兵退还潼关,然而途中被安禄山军队袭击,于是唐军惊慌逃亡,当时“甲仗资粮委于道,弥数百里”。高仙芝抵达潼关后,修缮守具,采以守势,坚守潼关不出,而安禄山军队以攻关不成引还。[15]后来,唐玄宗听信监军宦官边令诚的诬蔑,以“失律丧师”之罪处斩封常清、高仙芝。[16]

天宝十五年(756年)正月初一,安禄山在洛阳称帝,国号“大燕”,改元圣武,期间再攻破邺、广平、钜鹿、赵、上谷、博陵、文安、魏、信都九郡,砍杀恒山郡太守颜杲卿。[17][18][19]同年五月,安禄山的部将武令珣大破南阳节度鲁炅所率领的荆、襄、黔中、岭南五万勤王兵马,鲁炅收合残卒,退保南阳郡。[20]

长安失守与玄宗退位

编辑

参见:灵宝、潼关之战和马嵬驿兵变 唐人 明皇幸蜀图,国立故宫博物院藏

朝廷处死封常清、高仙芝之后,任命胡将哥舒翰为统帅,镇守潼关。同一时间,李光弼、郭子仪等勤王兵马出土门路,大破安禄山部将史思明于常山郡东嘉山,河北诸郡归降者十馀万。[21][22]唐室本可利用地势暂时死守,等待勤王兵马消灭势穷的安禄山,但唐玄宗急于平乱,竟然听从杨国忠的计谋,不顾时李光弼、郭子仪的反对强令哥舒翰出兵,哥舒翰被迫以缺乏训练的20万弱兵出战,全军覆没。[23]潼关一破,都城长安震惊,失陷在即。唐玄宗急忙再向杨国忠问计,杨国忠说“幸蜀便”,玄宗接纳并决定播迁四川。唐玄宗于6月13日凌晨逃离长安,身边只带著韦见素、太监高力士及皇太子诸王数百人,当时百官士庶全不知情,文武官员犹上朝,仪仗皆仍然整肃。[24]

玄宗一行抵达咸阳沙野时,有十数名士兵向玄宗进言“巢为陛下除奸臣,乘舆今西,秦中父老何望?愿还宫”,但被太监田令孜训斥,并命令羽林骑把他们全数砍杀。[25]待到了马嵬坡(今陕西兴平西北23里),途中士兵饥疲,六军不发,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恐怕士兵哗变,便率先号召各人说“今天子震荡,社稷不守,使生人肝脑涂地,岂非国忠所致!欲诛之以谢天下,云何?”,遂率兵逼宫,请求杀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。杨国忠已经被士兵乱刀砍死,玄宗本欲赦免杨贵妃,但士兵继续喧哗,在亲信宦官高力士苦劝之下,于是玄宗忍痛下诏缢死杨贵妃。[26]后兵分二路,玄宗入蜀,皇太子李亨在灵州(今宁夏灵武)自行登基,是为唐肃宗。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,奉诏讨伐。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,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,会师恒州(今日河北正定),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,收复河北一带。

史思明夺权

编辑

颜真卿 祭侄文稿,758年,国立故宫博物院藏

唐肃宗至德二载(757年)正月,安庆绪杀父安禄山,自立为帝。命史思明回守范阳,留蔡希德续围太原,南下包围睢阳,但守将仍然坚守至10月。9月至11月,长安为唐军收复,安庆绪自洛阳败逃退据邺(今河北临漳),其部将李归仁率精锐及胡兵数万人,溃归范阳史思明。因契丹、同罗等族组成的精兵大部归史思明,安庆绪谋除史思明,史思明遂以所领13郡及兵8万降唐,唐封其为归义王,任范阳节度使。

唐廷对史思明存有猜疑,欲策划消灭之,不料计划外泄,史思明复叛,与安庆绪遥相声援。乾元元年(758年)安庆绪为郭子仪等统兵20馀万所围困,后增至60万。次年得史思明之助,大败唐九节度使之60万军,其围遂解(邺城之战)。宦官鱼朝恩谗毁,郭子仪被召还长安,解除兵权,处于闲官。不久安庆绪被史思明所杀,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,兵返范阳,称“大燕皇帝”。

战乱结束

编辑

上元二年(761年)三月,史思明军队内讧,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,内部离心,屡为唐军所败。

宝应元年(762年)十月,唐代宗继位,并借回纥兵收复洛阳,史朝义奔莫州(今河北任丘北)。仆固怀恩率朔方军追击史朝义[27]。

宝应二年(763年)春天,田承嗣献莫州投降,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。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,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。史朝义走投无路,于林中自缢,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。

唐廷基于迅速结束战争的考量,招降后任命安史馀部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,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,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,薛嵩为昭义节度使,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。

相关推荐

微信如何看群直播:探索便捷观看体验的步骤与技巧
best365官网投注链接

微信如何看群直播:探索便捷观看体验的步骤与技巧

📅 07-06 👍 929
dnf赛利亚喜欢什么,DNF赛丽亚喜好大揭秘,提升好感度必备攻略!(dnf赛利亚喜欢什么,dnf赛丽亚喜好大揭秘,提升好感度必备攻略!)
2022世界杯巴西主力阵容图片(巴西国家队2022阵容图片高清)